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新媒体不能随便发新闻了 舆论格局将怎样变化?专家说......(转载)[已扎口]

太平洋在线 118 1

  2005年9月25日,国新办与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7年5月2日,国家网信办公布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名称虽然一样,但内容却有与时俱进的更新。

  也就是说,新旧规定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长达近12年的时间间隔,更有基于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新闻业态翻天覆地的变化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

  如果说旧规定主要针对PC端的门户网站、论坛BBS等互联网Web1.0时代的新闻信息服务管理,那么新规就把社交属性更强的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应用程序、即时通信工具及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也纳入了新闻信息服务管理的轨道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原因在于,依据2017年年初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中国手机网民近7亿,微博账号达6亿,微信公号2000多万,中国已经率先一步进入互联网移动传播的新时代。

  70年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发现,一个家庭里吃什么东西主要由购买食品的家庭主妇做主,因此,家庭主妇对于家庭日常生活的餐饮有一种“把关”的作用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同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存在“把关人”,只有符合社会共同价值标准或社会规范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正是在对于新的互联网形势及“把关”理论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规定》把“两微”、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纳入了法治的轨道:“两微”、直播需依法把关、分类管理。

  首先,《规定》明确了依法“把关”什么、认定了“把关”的内涵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一方面,《规定》严格界定了“新闻信息”不仅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还包括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相比于旧版,新版《规定》增加了“军事”。另一方面,《规定》对于信息传播渠道做了具体认定,即只要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媒介,不管是采编发布、转载服务还是仅仅提供传播平台,都必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为什么对于时政信息的限定如此严格?《求是》杂志通过调研认为,负面新闻、负面事件、负面话题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网络媒体则大量登载、炒作进行推波助澜以吸引眼球、博取点击率,而由于大众的从众性及滚雪球效应,情绪宣泄多、理性思考少的舆论场一旦形成,便会自行强化。这种燃点低、噪音大、可信度差的所谓舆论能反映真实的民意吗?恐怕不能。

  其次,《规定》明确了依法“把关”的主体、谁可以“把关”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正如《规定》所说,网信办全权负责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内容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设立内容总编辑,有与服务相适应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而且具备完善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不言而喻,传统的新闻媒体或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拥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且经过新闻专业训练具有新闻媒体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员对于“新闻信息”的采集、甄别与判断无疑更具有相对明显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的“新闻信息”交由“专业的人才”把关既可以防范“暴利诱惑”的私利驱动,又可以发挥并凸显专业媒体单位的公信力。普通用户能不能开设公众账号?当然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普通用户的账号信息、服务资质、服务范围等信息需要向其所在地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应该说,这也是责权利相匹配的一种保证,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就自然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最后,《规定》明确了依法如何“把关”的程序、解决了怎么有效“把关”的问题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相比于旧版,新版《规定》除了监督、管理之外,网信办还拥有执法职责。例如,新媒体所属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对其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行为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建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信用档案,并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和约谈制度;对于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擅自越权行为要进行经济处罚,构成违法犯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规规定明确、可操作性强,对于时下的侵权抄袭、低俗泛滥以至于肆无忌惮炒作的网络直播行为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约束作用。

  新规5月2日公布,6月1日就要正式施行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应该说,相较以往法律法规的实行,这次比较迅速,互联网“执法有据”势必成为常态。一年前的4月19日, 书记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风清气朗、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相信《规定》的顺利施行将伴随一个风清气朗、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到来。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原平方

  (北京城市学院公管学部副教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科院博联会常务理事长)

  这次颁布的管理规定中有很多亮点,引发社会多方关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显示出国家对新媒体监管与治理的逐步深化,换言之,之前新媒体那种无序的狂欢时代宣告结束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

  新媒体不是法外之地

  新媒体自诞生以来,以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成、传播机制、受众阅听等方面特点迅速聚拢起海量社会关注与庞大市场资源,逐步成为媒介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舆论生态格局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变化数不胜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崛起的过程中,对应的监管与治理却没有同步跟进,使其在发展初期形成了大量空白地带。一些人和机构利用自媒体的便捷性与低门槛准入事实,肆意传播违法与虚假信息,不断践踏国家法律的尊严、败坏社会风气、恶化市场经济环境。在此背景下,对新媒体领域的监管与治理已如在弦之箭,势在必行。这次颁布的针对新闻信息服务的管理规定,正是对新媒体监管与治理的细化与深入,是国家互联网监管与治理在体系与手段方面的升级。

  新闻信息的特殊性

  以往新闻信息服务主要由专业组织与专业人员来提供,而新媒体的崛起与扩散打破了这种基于专业资质、专业能力与专业组织所建构的新闻信息传播体系,让“人人即记者”成为可能,数字终端的广泛使用又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具备发布新闻信息的硬件基础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尤其是一些拥有众多粉丝的互联网大V,其传播力已经不亚于甚至要超越以往的传统媒体。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具备发布新闻信息的媒介素养。新闻信息具有很强的公共信息属性,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公众对特定人物、机构以及事件的价值与事实判断。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能够正人心,虚假的新闻信息则会误导公众甚至引发社会危机。中国自有互联网以来,不乏刻意利用网络制作、发布、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判断的事例,也有制造虚假信息制造市场波动侵害公众利益进而从中牟取不法所得之事,甚至还有罔顾事实真相、故意抹黑政府与国家形象的情况出现。这些教训都在提醒我们,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

  舆论传播格局的变化

  目前,我国的舆论生态中存在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传递着政府的意志与思想,而网络上有些地方则是民意沸腾之处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这两个舆论场的存在,既是一种撕裂与对立,也是一种资源的内耗,从总体上看并不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舆论传播格局。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在传播影响力等方面已经能够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我们既要尊重新媒体正在发展壮大的事实,也要科学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与长处。这次出台的新规在媒体形态、许可事项、管理体制、用户权益保护等方面都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做到了监管的与时俱进,契合了新媒体形态发展的特点与脉搏。新规的出台是党和国家构建新时期新型舆论传播格局的一个具体措施,其目的在于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服务上的“一视同仁”,进而在传播效果上形成合力。

  新规的出台意味着监管的日趋严格,但并不代表要限制新媒体的发展活力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监管是手段,不是目的,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才是其最终目标。剔除害群之马,清除谣言,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环境,才能构建起一个高效、统一的舆论传播体系与格局,为实现中国梦发出清晰有力的声音。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刘祥

  (浙江传媒学院讲师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中国传媒大学博士)

  文章来源:法制网评论部

标签: 舆论 格局 随便 变化 转载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2-11-16 12:00:20

民间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传递着政府的意志与思想,而网络上有些地方则是民意沸腾之处活力版手机信息采集。这两个舆论场的存在,既是一种撕裂与对立,也是一种资源的内耗,从总体上看并不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舆论传播格局。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新